智能物流将成行业“新战场”
在快递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,消费者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也不断提升。天风证券商业与社会服务业高级分析师张璐芳分析表示,竞争的激烈使得消费者对电商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加挑剔。如果不这样做,面临的既是成本刚性上涨的问题,而同时也是消费者体验相对下降,带来的收入下滑的问题,影响的是收入和成本两个方面,所以智能物流势在必行。阿里、京东、苏宁等,纷纷加入到智能物流体系建设中,智能物流正在成为各玩家竞争的新战场。
然而,显而易见的是智慧苏州物流货运的应用,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在较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。尽管在采访中,不少快递公司宣称目前快递从业者们还不用担心会下岗,物流业机器人主要是在配合人类工作,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。但是毫无疑问,在不久的将来,快递业的大量工作岗位终将会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机器人所代替,对于基层从业者而言,与其担惊受怕,不如不断学习,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。扫地机器人辞职干物流了
“扫地机器人辞职干苏州物流了。”不久前,上百台机器人在菜鸟网络广东惠阳智慧仓工作的场景,惊呆了一众网友。
当用户的订单下达,这些形同“扫地机器人”的AGV搬运机器人便开始忙碌了,在接到指令后,它们会自动前往相应的货架,将货架**起,随后将货架拉到拣货员跟前。别看它们的身形小,每一台机器人能**起的重量可达到500斤,同时还能灵活旋转,让四面货架均可存货。此外上百台机器人一起工作,不仅不会碰撞打架,反而能相互识别、相互礼让,现场井然有序。工作“累了”的机器人,还能自动归巢充电,让人忍俊不禁。
这些机器人不仅很萌很酷,与拣货员搭配干活的工作效率也十分惊人,一小时的拣货数量比传统拣货员多了三倍还不止。菜鸟网络物流*游育泉表示,菜鸟网络与合作伙伴将会在天猫的一系列仓库内复制惠阳模式,机器人们陆续上岗后,预计今年消费者在天猫购物的收货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。
此前亮相的申通“小黄人分拣战队”同样火遍网络,在大工作平台上,密密麻麻的分拣机器人与工人配合默契,排队接任务、有序“穿梭”、找到自己的“坑”、把货物投进去……不仅“萌萌哒”而且每小时处理包裹可达2万单,可以减少日常70%的仓内作业人员。
事实上,仓库机器人正在成为物流业各方的新宠,不断在各家仓库分拣、搬运、堆垛等工作岗位上“发光发热”。而这也正是许多快递“一日达”背后的秘密。
“五到八年,送货的都是机器人”
派送作为物流业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,从业者们自然也不会放过,送货无人车与无人机正成为各方新的发力点。
“随着技术不断积累,未来五到八年,送货的都是机器人!”刘强东此前曾在媒体采访中如此说道。今年6·18,京东配送无人车便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,整个配送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规避了障碍和往来的车辆、行人,较终完成快递的派送任务。